欢迎来到轻徭薄税网

轻徭薄税网

新京报快评:防范“人脸识别”风险,也应有“减法”思维

时间:2025-07-06 04:12:12 出处:探索阅读(143)

但是人脸识别,仅有做“加法”的新京险也思维是不够的。此案中,报快当事储户自身的评防疏忽是重要原因,所以一审败诉。范风但不妨假设,减法如果不法分子是人脸识别以其拥有的技术直接破解了银行的“人脸识别”系统,又当如何?新京险也

如果出于防患于未然,银行方面除了做“加法”从正面提高技术之外,报快还应有“减法”思维,评防包括对“人脸识别”技术抱以更加谦抑的范风态度,对其使用采取更谨慎原则,减法至少不以其为唯一验证方式,人脸识别以使遭遇意外攻击时的新京险也损失降到最小。

实际上,报快在现实社会中,就“人脸识别”所引发的潜在风险而言,少数不法分子“魔高一丈”所带来的风险,远远不如人脸识别的滥用。

作为一种具有唯一性的生物识别信息,人脸属于敏感个人信息,却又裸露在众多的公共摄像头下,极易获得。一旦拥有了“人脸大数据”,不法分子甚至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就能完成其不法行为。

也因此,早在2019年的全球金融科技峰会上,时任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就曾公开警示说,“人脸支付的时候,一刷脸钱就没了,更可怕。银行卡可能还揣在兜里,脸是平常露在外面,识别出来非常容易,现在有的技术在三公里之外就能识别你的人脸”。

要解决“小儿持金过闹市”这类古老风险,最好的办法似乎仍然是尽量少给孩子钱。

既然“人脸识别”是一项仍在持续演进中的技术,那就需要正视其“不成熟”的另一面。如果没有把握高度掌控其使用安全性,在应用中就要一步一个脚印,在“安全”与“便捷”的取舍中,更多倾向于前者。

所以,相关部门才会在涉及收集使用人脸等个人敏感信息时,要求落实“最小必要”原则。这不只是“人脸识别”所应牢牢守住的法治底线,也是各种个人信息收集均应守住的底线。在此原则之下,我们每个个体同样应对人脸等个人敏感信息的使用,保持足够的警惕,共守一份安全。

撰稿 / 信海光(媒体人)

分享到: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希望对您有帮助!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!

友情链接: